Saturday, 26 February 2011

陳奕迅不正常的《六月飛霜》


上月有人在網上寫了一篇「誰謀殺了香港樂壇」,批評香港樂壇詞大於曲的不健康現象,更拿了陳奕迅的新歌《苦瓜》當例子。彷彿為反駁所有對《苦瓜》和現代流行歌曲詞大於曲之說,早幾天陳奕迅新碟【Stranger Under My Skin】的第二首派台歌《六月飛霜》出爐了。

舒文在《六月飛霜》裡帶來一層層驚艷和華麗的作曲編曲。歌首以鋼琴,結他和大量合音開始,編曲不禁令人想起Seal的Kiss From A Rose。歌曲的中段卻與這首經典的英文金曲大有径庭,引入大量的弦樂,激昂的鼓聲及強勁的電結他和弦。琴聲和結他聲在音場裡上下遊走,左右傳來陳奕迅三四層的合音,在厚厚的配樂上再加以變化無窮的鼓聲作為支托,《六月飛霜》被奏成一首讓人觀感爆炸,令人驚嘆的藝術品。

只是這首作品最特別之處並不在此。流行樂壇裡,把歌詞和作曲編曲結合來表達同一主題的歌並不多,而《六月飛霜》正是其中一首。聽眾初聽這舒文的傑作時大概很難抓緊歌曲的脈絡,這其實不難解釋,就是因為拍子在歌曲中不停轉換。主歌(verse)是三拍,而進入副歌(chorus)卻成了四拍。若是跟著歌的節奏拍拍子,每次到了副歌時會很容易亂了陣腳,這就是由於拍子變了的關係。於歌曲的中段把拍子轉換,在古典音樂裡極為常見,但在流行樂壇中卻沒有很多首,理由大概因為流行歌的重點是要夠K,越能讓人琅琅上口和隨著節奏打拍越好。偏門的曲在流行樂壇中並不討好,舒文卻藉著流行歌王陳奕迅的加持,料定他派出任何歌也必會大賣,大膽把這「不正常」的口味帶給廣大聽眾。

「不正常」亦正是林夕這份詞的主題。什麼是正常?什麼是不正常?每人的價值觀理應不同,「人人一把口一百種真相」,睜開眼卻見社會上大家都人云亦云,不敢跳出框框,「誰明白這異象」?棄掉社會的常規,其實可以看得更多。誰說笑就是開心,哭就是傷心,笑可以流淚,悲壯亦可大笑。砒霜一直以來被視為毒藥,現代科技卻證實砒霜能治療癌症。世事根本沒有正常不正常,正確不正確,只看「誰說得漂亮」。

同一件事可以有眾多解釋,《六月飛霜》的解讀大概亦不限於此。無可否認的是,陳奕迅連同舒文和林夕這次帶來了一首耐人尋味的好歌,在音樂上和內容上也值得細嚼慢嚥。

2 comments:

  1. 支持支持 有時間會多d上泥睇

    ReplyDelete
  2. 深有同感!惟Verse與Chorus部分銜接仍感到突兀,編曲者與歌者在這個關鍵點上宜多作溝通!!

    ReplyDele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