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 3 February 2012

感性無罪-周柏豪與Post-Rock



周柏豪借最新EP【Get Well Soon】把關懷送給病友,當中點題之作《只有一事不成全你》更祝福朋友早日康復。除了歌名稍長外,歌曲長度亦不甘示弱,達六分多鐘--前半與別的流行曲無異,後半的三分鐘卻是沒有歌詞、只有少量人聲的純音樂。要加上「純音樂」這標籤,只因沒有歌聲只有樂器的音樂在這年代已成為少數。人們會視多數的事物為正常,少數的才需要被標籤註明。在盛行歌手而非artists的香港流行樂壇裡,說到「歌」你馬上會想到「誰唱的」,卻忽略很多音樂其實只有樂手,沒有歌手。

《只有一事不成全你》的純音樂部份由怒花團隊演繹,曾與他們合作的包括方大同、薛凱琪【August Girl】及容祖兒《牆紙》等。周柏豪說希望他患病的朋友能感受到這outro的正能量,因為那是怒花的樂手們刻意炮製的。其實這部份不應只被視為outro,反而是整首歌曲的精華所在。在綿綿不斷的鼓聲和絃樂推進下,歌曲的氛圍令人盪漾,彷彿有騰雲駕霧之感。它的餘韻令人聽得出神,相信那位與病魔掙扎的友人亦會從音樂中找到希望。


周柏豪與何韻詩同是感性之人,都在《只有一事不成全你》及《木紋》裡利用如此情感氾濫的音樂作結尾。這些部份有點像一場演唱會中的最後一首歌,借純音樂讓歌手有時間離開舞台,同時把演唱會的氣氛延續下去,讓觀眾帶回家。然而在錄音版本的流行曲上,這做法無疑是罕有的。在《只有一事不成全你》和《木紋》兩首歌曲的對比下,周柏豪的作品顯得更為動容,大概因為它更具後搖滾風格。

後搖滾(post-rock)是一種起源於八、九十年代,著重以聲音抒發感情的音樂分類。此風格運用的樂器與一般搖滾樂的分別不大,但樂手更注重的是音樂整體的音色和質感,而非旋律或歌詞。事實上,大部份後搖滾作品都沒有主唱,即使使用人聲時亦多數視它為一種令質感更豐富的樂器,並不是用作表達歌詞的媒界。像《只有一事不成全你》的尾三分鐘一樣,後搖滾樂慣於把主題旋律不斷重複,在微小的變化下慢慢推進,因此樂曲的長度有機會達八至十分鐘或更久。

外國有Sigur Ros(冰島)、Explosions In The Sky(美國德州)等成名的後搖滾樂隊,但在香港的Elf FatimaFragileSlept In Spray(已解散)、More Reverb等玩這種音樂風格的樂團卻鮮為人知。首三隊樂隊有幸推出過一兩張EP,但知名度仍然不高。畢竟節奏緩慢和十分鐘一首的歌曲,並不會得到習慣速食的聽眾和主流媒體支持。

正因如此,周柏豪派上《只有一事不成全你》作為EP的第二主打是值得嘉許的。在流行樂壇上聽到具post-rock風格的作品實在令人鼓舞,儘管只是半首。作品的後半部份冒著於K房被停唱、音樂播放器被飛歌、電台上被斬短的危機,周柏豪仍然堅持完整性,不願把歌曲減至一般流行曲的長度。沒錯,香港樂迷是時候接觸更多不同類型的音樂了。


《只有一事不成全你》
主唱:周柏豪
作曲:周柏豪
填詞:陳詠謙
編曲:怒花 @ novasonic
監製:周柏豪、Randy Chow、徐浩、Edward Chan @ novasonic



《The Sky is Full of Petals》+ 《Outro》(live)
演出:More Reverb
活動:Hidden Agenda搬遷救亡音樂會
日期:2011.12.31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