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 15 May 2012

最基本的音樂鑑賞力


先看片:



重點不是在兩位音樂家精彩的二次創作,不是在於他們如何把Taylor Swift的《Love Story》和Coldplay的《Viva La Vida》完美結合,而是在於音樂完結後(6:08)鋼琴手Jon Schmidt的訪問內容:

「這編曲是送給我的女兒Sarah,我可愛的七歲女兒Sarah。她很喜歡Taylor Swift這一首歌。有一次我們一起在車上聽著這首歌曲時,她說:爸爸,這是我最喜愛的部份,是在音樂變調(key change)那一刻。那時就像男孩被那可怕的父親嚇走了,以後都不會再回來。女孩快要絕望,但突然間男孩又出現了。男孩說,我跟妳父親談過,問題已經解決,妳快去為挑選一件美麗的白色裙子吧!」

人家一位七歲的小女孩能明確地說出她喜愛歌曲的哪一個部份,再加以自己的理由和解釋。香港人呢?你若問身邊的人「你為何喜歡這首歌」,得到的回答很有可能是「沒原因,就是很好聽嘛」。問題是,為何七歲小朋友的音樂鑑賞力會比普遍香港人高?論音樂知識,大家理應不比小朋友差。

說穿了,其實最基本的音樂鑑賞力源自想像力,而香港人正好在這方面嚴重缺乏。我們不需要知道歌曲是屬於什麼調、利用了什麼音樂手法、什麼樂器等,而是簡單地透過音樂上的變化和歌詞的理解,利用自己的想像力對歌曲作出個人詮譯。小女孩做到這一點,但香港人在急促的生活節奏和自幼填鴨式教育下則很難、或是不願意發揮該有的想像力。

花一點時間想像,從香港流行曲中也會發現不少可愛之處。麥浚龍《無念》最後那個毫無情緒的電子音,貫徹著「無念」的主題;陳奕迅《六月飛霜》在「人人一把口一百種真相」之後的音樂停頓,彷彿一個「怎麼辦」的問號。筆者最深刻的是盧巧音《圍牆》中那三下重複的結他聲,令人感覺被困在圍牆中,怎樣也衝不破枷鎖。

還有什麼其他歌曲嗎?

3 comments:

  1. 我想起薛凱琪的《噗噗跳》... 整首歌編得像有一下下躍動的心跳聲貫穿全曲
    還有王菀之的《大笨鐘》的音樂就像古老大鐘裏面傳出的聲音

    ReplyDelete
    Replies
    1. 對呀《大笨鐘》的音符就像個鐘一樣不斷上下搖擺!

      Delete
  2. 除了聽眾鑒賞時需想象,香港流行音樂的編曲一直以來也缺乏想象,什麽米可能會養到什麽人。

    ReplyDelete